高中生學設計【 東京篇 】:旅行中的自畫像
BJ Wang
自畫像對藝術家來說,是生命的救贖,也是痛苦的出口。
是審視自己的過程,也是表達自己最熟悉的創作途徑。
我希望可以藉由「自畫像」這個途徑,來了解這些新朋友──東京之行的高中生。
八月的東京之行是我疫情後第一次出國工作。面對一群素未謀面的學生,還要在東京給大家上一次課,對我來說,其實壓力蠻大的。在籌備期間,我想過各種不同的表現方式,希望在極短的時間內,陪伴彼此創作出一幅自畫像,這對於功底層次不一的學生來說確實是一個挑戰。
更加複雜的是,這將發生在一個他們相當陌生的城市和環境中,加上材料的限制、時間把控等,種種因素疊加起來都使我壓力倍增。不過,無論對於學生還是我,這都是一個激勵和成長的機會。在共同克服挑戰、拋開困難後,我們在這個過程中更深入地了解彼此。
我選用寬尺寸的畫筆和工具,讓大家在創作的過程中抓住自身的主要特點、不陷入細節處理,進而在短時間內完成創作。同時,藉由分組互動的形式,在輕鬆的氛圍之中,讓彼此在笑聲中一步一步的進行著自畫像的創作。
在創作的過程中,加入一些小變數,
打亂熟悉的習慣與節奏,將會帶來出乎意料的驚喜。
觀察自己的第一步,是閉上雙眼,給你一分鐘,在紙上畫下自己。「5、4、3、2、1!時間到!」睜開眼睛的那一刻,大家看到滑稽的畫面,不約而同的大笑。接下來,我們進行了分組面對面為對方創作,不看畫紙,反而將雙眼聚焦,仔細地、慢慢地觀察對方的輪廓線。孩子們盡力克制住自己的羞澀,眼球子動~手也跟著動~產生的線條時而雜亂、時而疊加在一起。
隨著連續幾輪的觀察自己畫自己、分組面對面為對方創作自畫像,還有紙膠帶的創作中,我們都變得不再那麼拘謹,也能夠透過別人的視角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特質。儘管烈日當頭,發生了一些突發狀況,但每個人依舊能找到讓自己安心的角落,專心的創作。遠處的晴空塔,旁邊的清澄白河,都成了創作時的背景板。而我,也在過程中慢慢放鬆。
宇廷將他對建築的熱愛注入到畫面中,成了特有的表達方式;
巧妙地隱藏了各種眼睛元素,令人感受到伯勳的神秘與探索;
鈞丞情竇初開的戀愛腦,化成愛心填滿了整幅畫面;
乾淨利落的線條,就像宇倢總是元氣滿滿、果斷做出的每一個決定;
被墨水噴到身上的 emo 感,被冠甫巧妙地融入畫面;
寶心的怪獸元素始終貫穿畫面,營造了奇幻的氛圍;
怪誕少女柔穎,將自己酷酷又帶著叛逆的特質放進創作中;
風格鮮明的苡恩,瀏海中分的自畫像深入人心,一眼就可以認出;
他們的畫面,都給人一種強烈的感覺,就是在做自己。
每個人都擁有獨特的特點,不受拘束、不試圖遵循固定的模式來創作。用自己喜歡的方式,在相互學習的過程中保留了自己獨有的風格。最令我感動的瞬間,是在當天忙碌奔走一天的活動結束後,伯勳在晚上11點多,跟我要了備用畫板,重新又再畫一次自己的自畫像,只為了隔天拍照時,能展現最好的作品。
時隔兩個月,在我寫下這篇文章時,如果要問自己當時最深刻的印象是什麼,腦海中第一個浮現的是那天在高溫下,大家圍坐在戶外的桌椅上,專心認真地聽著課程內容。沒有一個人抱怨炎熱的天氣、或著不完美的場地。
這些堅持的畫面,還有和自己較勁不服輸的樣子,
促成了我這次東京之行中,最美好的回憶。
寫到這裡,我真的很想對大家說:「我很想念你們,想念這趟美好的旅程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