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節在東京的設計課:Factory 4F
BJ Wang
【 好設計的理由 02 – 裝訂:更好的翻閱體驗 】
—— Factory 4F 裝訂廠
以往的印刷,在完成之後就上機器進行裝訂;現在印刷完成之後,設計師將很多傳統表現手法混搭、創新,市場上便出現了各式各樣加工手法多元的裝訂加工。如果說竹尾是帶大家認識材質、進行選紙,那麼 Factory 4F 便是讓大家親身去感受設計師與工廠對接、溝通要注意的細節。
在大家的認知裡,裝訂廠似乎都是濃濃的機油味,一幫中年大叔圍繞著機器不停的工作。
而 Factory 4F 恰恰打破了大家對傳統印刷廠的認知。在這里工作的都是一幫年輕人,平均年齡約三十上下。
四層樓的工廠,簡單區分成兩種類型:機器可完成的、機器無法完成的。細數員工其實沒有幾個,但都相當專注在自己處理的項目裡,偶爾穿插著討論跟校對的過程。多數裝訂工作都是自動化完成,所以每個環節,一個工作人員就已足矣。在參觀的過程中,工作人員為我們演示了紙質成品的裁切、對折、燙壓、上釘、及膠裝的過程。
在一樓,置放的多為大型加工機。按下啟動鍵,從印刷到對折,上釘再到裁切,一條長線的流水線機器就滿足了多數客戶的基本需求。多數學員是第一次走進加工廠,對於每個流程都充滿相當大的好奇。
熟悉印刷素材和工藝的設計師,有時會綜合多種加工方式於同一畫面,透過設計畫龍點睛的加工呈現內容,在實際操作中享受各種工序交錯時產生的意外驚喜。在工廠二樓,便是一個充滿特殊裝訂的空間。
通常書籍的加工手法不會太過繁複,但有時候設計師也會通過「打破書籍框架」的思考,運用各種加工手法來呈現文本的魅力。在工廠裡,我們觸摸著各種設計師們委託工廠製作的書籍紙本,仔細端詳每個細節與巧思。每經過一個加工區,專業的處理人員便會停下手邊的工作,實際操作並解說製作流程,讓我們更理解一本跨媒介創作的書籍,是如何製作出來的。
裝訂最麻煩的無非是特殊處理。來到工廠四樓,這裡有兩位員工專門處理特殊加工,每次以少量的方式進行純手工操作進行,以確認成果的視覺和觸感。因此除了製作成本較高之外,每一項成品上保有人工操作的細微差異,也是這種加工方式的特色。
負責文本加工的師傅為我們介紹了他正在進行的特殊處理:客戶在裸背線裝外,進行了相當多的加工程序。除了分別裱了五倍厚的封面封底外,並選擇了一款相當細薄的網紗,逐一粘貼在每一本書籍外側,輔助支撐全攤平閱讀時的書頁。製作這道工藝的師傅告訴我們,這本書生產了 2 萬本,而他是一個人在一個月內間斷性地完成的,這真的是需要非常足夠的耐心、及細心的手法才可以完成的工藝。因為實物不可以拍照,只能再次感嘆師傅的匠心以及職人的精神。
—— 我們的初衷
許多設計師都有過這樣的惡夢,好不容易把設計檔完成了,送到印刷廠卻面臨下一個障礙,跟印刷業者溝通時一問三不知。印刷裝幀的學問博大精深,沒有碰過的製作手法,再資深的設計師或是印務都可能遇上無法掌握的情況,一樣的設計需求,可能可以通過不同印製手法來達成。
作為一個設計師,僅僅只是靠在課本里的內容是遠遠不夠的,走出課堂,親自體會每一個設計環節,接觸更多精緻細膩的好設計,才能不斷拓寬自己的眼界和思維。
當旅行漸漸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,不彷通過短暫的假期,增廣見聞。我們的學員,很多已往返東京數次。但這次的旅行,對於他們來說,卻是最特別的一次、且收穫最多。
旅行,給了我們觀察一座城市的機會,也是了解不同文化最好的方法。我們希望在輕鬆的旅程中,讓大家潛移默化得到課本以外的知識,用不一樣的角度看待「旅行」。涉足自己感興趣的領域,去觀察、思考、了解每一段文化,從而更深入的去了解他們,並與自己進行對話與交流。
而這,正是我們希望可以帶給大家的。